了不起的“她”科研路上绽放芳华爱游戏官方网站入口
从居里夫人到屠呦呦,历史告诉我们,许多人类发展取得的巨大飞跃,离不开女性在科学技术领域作出的贡献。
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中,也涌现出许许多多优秀的女科技工作者,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姿态,献身科技创新事业,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第114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进3位女科技工作者的世界,聆听她们的心声,致敬科研“她”力量。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温庆红,“执着”再贴切不过。这份执着,是专业不对口、仍选择追逐科学梦的执着,是不惧困难、越战越勇的执着。三十载如一日,她从技术小白成长为“铝”中豪杰,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贡献着“她”力量。
1994年,从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温庆红进入西南铝工作,从事材料力学性能研究。不过,她大学所学专业是应用电子技术,为何选择“半路出家”进入材料行业?
“为了儿时的梦想。”温庆红说,小时候写作文,大家大多想当医生、老师等,而她想当科学家。大学期间跨学科的涉猎,让她对未来有了更深远的思考,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理想生根发芽的土壤。于是,她决定推开一扇新的门。
上天入地下海的“国之重器”,很多关键铝合金材料都由西南铝研制。为此,身为重庆人的温庆红,怀揣着对老一辈科学家的崇敬之心,对内心梦想的憧憬,选择加入了西南铝。
从零开始,并不容易。那些年,她上班时间争分夺秒,有问题就向前辈请教,实验室和生产车间来回跑,下班时间死磕书本,学到晚上十一二点才罢休。8年的坚持不懈,她开始独立承担项目。
过去,“国之重器”上的关键铝合金材料,几乎都从国外进口,特别是在航空航天领域。比如,西南铝研制的“7050”铝合金材料。
为了突破关键工艺,他们不分日夜,做了几百轮的试验:在炉内温度几百摄氏度的高温炉旁一待就是几个小时;坐在显微镜前观察微观组织结构,熬到双眼充血发红也全然不顾……
温庆红清晰地记得,当拿到第三方机构对“7050”的检测报告时,看到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要求,大家如释重负,甚至流下了激动的泪水。“7050”的面世,他们不仅实现了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还逼得国外厂家降价了80%。”
30年来,温庆红深耕铝合金材料基础研究,作为西南铝技术中心主任工程师、材料基础特性与失效分析研究室主任,带领团队承担了多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卡脖子”难题,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获评重庆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等多个荣誉称号。
这背后,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温庆红说,她时常感念丈夫为她营造了一个没有后顾之忧的幸福之家,才能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科研上。女儿更是贴心的“小棉袄”,虽然她经常加班、对女儿少于陪伴,但女儿很理解她,更为她感到骄傲。
“我女儿在小学二年级时的一篇作文中写道:‘我的妈妈是最棒的。’转眼之间,女儿已大学毕业。”温庆红瞬间湿了眼眶,“错过了女儿成长的一些片段,我很遗憾,也很愧疚,但女儿却很少埋怨我。”
工作之外,温庆红是一个很活泼的人。一头齐耳短发的她穿上喜欢的长裙,画上精致的妆容,散发出优雅气质。若有闲暇,她就和家人踏上旅途,享受难得的彼此陪伴……
谈及未来,她更加坚定自己的梦想——加强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技术,以满足新一代关键材料、进口替代和自主创新材料的急需,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我们一定能实现更大跨越。”(新重庆-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张亦筑)
初见黄桃翠,给人的印象是随和爱笑。45岁的她是两个男孩的妈妈,也是重庆市油菜产业体系首席专家、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油菜团队负责人。10多年来,她带领科研团队突破了传统油菜“三斤菜籽榨一斤油”的瓶颈,实现了“两斤菜籽榨一斤油”的提升。其团队研发的庆油11号是目前我国冬油菜区含油量最高的油菜品种。
“从来没想过我会成为一名科学家。”黄桃翠说,2006年,她还是湖北省一所中学的生物老师。一天,她看到一篇名为《一颗种子要改写世界油菜历史》的报道,讲述了油菜育种专家、西南农业大学(今西南大学)李加纳教授创立黄籽油菜育种技术体系的故事。
“黑乎乎的油菜籽通过育种变成了黄色,太神奇了!”这篇报道让从小在农村长大的黄桃翠十分震撼。于是,黄桃翠白天上班、晚上自学,报考到李加纳门下。2009年,黄桃翠从西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毕业,跨入重庆市农科院大门,从事油菜育种研究。
农民想要的是产量高、产油多的种子,但是行业内不少专家认为产量高和产油多两者很难兼得。“要敢于突破固有思维,育出高产、高油的油菜。”黄桃翠骨子里有股倔劲儿,给自己定下了苛刻的目标。
“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科研周期往往在8—10年,太长太难熬了。”黄桃翠说,她最难忘的是育出瑕疵品种庆油5号的那段经历。
2013年,庆油5号在重庆、四川等地试验种植,当时亩产量能高出一般油菜品种20%以上。然而,这个新品种在高原云南罗平县试种时,一场大风几乎将试验田里所有的庆油5号吹倒。
“当时庆油5号正在审定流程中,有人认为这个新品种虽然不抗风,但‘瑕不掩瑜’,可以继续推进。但我还是毫不犹豫地撤回了申报资料。”黄桃翠说,育种来不得半点虚,决不能把性状不稳定的品种推向市场。
之后,黄桃翠以庆油5号为基础,通过基因测定寻找抗倒伏品种,搞品种改良。后来,晶油1号上市,以高产量、高含油量、抗倒伏成为油菜“新星”。
“我的儿子们常说,妈妈一点都不像个科学家。”黄桃翠说,儿子认为科学家应该穿着白大褂在无尘实验室里操作精密仪器。然而,每次儿子来“探班”,她几乎都在田坎上忙碌。
“有些女性在科研路上因家务、育儿等琐事缠身而半路退出。我是女科学家,也是一位母亲。我努力让两个角色相互融合。”黄桃翠回忆,小儿子出生刚满40天时,她抱着儿子住进了田埂边简陋的临时科研住所。
“如今两个娃儿都长大了,尽管工作很忙,但我会用自己的方式陪伴他们成长。”黄桃翠说,孩子学习遭遇挫败时,她就带着他们去试验田,讲从一颗种子到开花结果的过程;孩子感到迷茫时,她会给他们分享在育种过程中忍着孤独、不停试错、坚定目标的日日夜夜……
黄桃翠还有一个特别的爱好——去长江冬泳,在寒冷的江水中磨炼自己的毅力和定力。“女科学家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当我一头‘扎’进长江里,冰冷刺骨的江水会让我本能地去挣扎,用尽全身力气游上岸,挑战自我的感觉会让我无比放松。”黄桃翠说。(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云钰)
参加工作10多年,重庆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周小元体重总在100斤左右徘徊。“我这个人,整天风风火火的,忙不完的事情,怎么胖得起来?”她一边打趣,一边在电脑前忙碌着。
今年,周小元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镁金属二次电池关键材料与技术,本就忙碌的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先在湖北大学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再到香港理工大学攻读应用物理专业博士学位,最后加入美国华盛顿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及密歇根大学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周小元的求学生涯,是一段汗水和收获并存的征程。
求学的时候,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为周小元的人生信条之一。在读本科时,除了星期六下午给自己放假看场电影外,她其余时间都在学习。研一时,她便下定决心到美国读博。那段时间,她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复习,12天就背完了GRE“红宝书”。去北京补习GRE的时候,她一天除了早晚两顿饭,其余时间都在上课和自习。
在美国完成了博士后研究工作后,周小元于2013年3月起任职于重庆大学物理学院,致力于热电材料的设计与性能优化。2015年1月,她被任命为刚刚建成的重庆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
这个中心是面向学校和社会开放的大型仪器设备公共测试平台。中心建立之初,只有9台设备、3名专职技术人员,硬件条件十分有限,管理体制、发展规划都是空白。
为了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周小元和她的团队奔赴国内高校测试中心考察和调研,参加省内外分析测试领域的会议和培训。
通过两年时间的充分调研论证,团队最终从30多个规划中确定了符合自己的发展规划。与此同时,周小元坚持高端仪器设备与高水平技术队伍并重的发展理念,让硬件和软件“两条腿走路”。
2018年1月,该中心顺利通过国家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成为了具备为社会提供权威、公正、科学数据能力的重要检测基地,由此走上发展“快车道”,目前也是高校分析测试分会副理事长单位和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在周小元的办公室,一直有两张简易桌子。“这是以前给我们家两个小孩临时用的。”原来,在分析测试中心发展起步期,周小元忙得根本停不下来,有时需要在办公室加班到10点。这时,她的儿子和女儿放学后就被接到办公室,陪着妈妈一起工作。
职业女性的工作与生活如何权衡?周小元表示,虽然自己花了很多时间在工作上,但家庭中的角色她也非常投入。之所以能兼顾事业与家庭,她归功于自己旺盛的精力。
“我就是喜欢工作,因为工作让我快乐,踏实。”周小元说,自己并不介意成为别人眼中的“工作狂”,认准的事情就扎扎实实往前推进,解决一个个问题,做好眼下每一件事情,这样的生活更愉悦。(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李志峰)
从居里夫人到屠呦呦,历史告诉我们,许多人类发展取得的巨大飞跃,离不开女性在科学技术领域作出的贡献。
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中,也涌现出许许多多优秀的女科技工作者,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姿态,献身科技创新事业,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第114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进3位女科技工作者的世界,聆听她们的心声,致敬科研“她”力量。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温庆红,“执着”再贴切不过。这份执着,是专业不对口、仍选择追逐科学梦的执着,是不惧困难、越战越勇的执着。三十载如一日,她从技术小白成长为“铝”中豪杰,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贡献着“她”力量。
1994年,从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温庆红进入西南铝工作,从事材料力学性能研究。不过,她大学所学专业是应用电子技术,为何选择“半路出家”进入材料行业?
“为了儿时的梦想。”温庆红说,小时候写作文,大家大多想当医生、老师等,而她想当科学家。大学期间跨学科的涉猎,让她对未来有了更深远的思考,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理想生根发芽的土壤。于是,她决定推开一扇新的门。
上天入地下海的“国之重器”,很多关键铝合金材料都由西南铝研制。为此,身为重庆人的温庆红,怀揣着对老一辈科学家的崇敬之心,对内心梦想的憧憬,选择加入了西南铝。
从零开始,并不容易。那些年,她上班时间争分夺秒,有问题就向前辈请教爱游戏官方网站入口,实验室和生产车间来回跑,下班时间死磕书本,学到晚上十一二点才罢休。8年的坚持不懈,她开始独立承担项目。
过去,“国之重器”上的关键铝合金材料,几乎都从国外进口,特别是在航空航天领域。比如,西南铝研制的“7050”铝合金材料。
为了突破关键工艺,他们不分日夜,做了几百轮的试验:在炉内温度几百摄氏度的高温炉旁一待就是几个小时;坐在显微镜前观察微观组织结构,熬到双眼充血发红也全然不顾……
温庆红清晰地记得,当拿到第三方机构对“7050”的检测报告时,看到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要求,大家如释重负,甚至流下了激动的泪水。“7050”的面世,他们不仅实现了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还逼得国外厂家降价了80%。”
30年来,温庆红深耕铝合金材料基础研究,作为西南铝技术中心主任工程师、材料基础特性与失效分析研究室主任,带领团队承担了多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卡脖子”难题,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获评重庆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等多个荣誉称号。
这背后,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温庆红说,她时常感念丈夫为她营造了一个没有后顾之忧的幸福之家,才能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科研上。女儿更是贴心的“小棉袄”,虽然她经常加班、对女儿少于陪伴,爱游戏官方网但女儿很理解她,更为她感到骄傲。
“我女儿在小学二年级时的一篇作文中写道:‘我的妈妈是最棒的。’转眼之间,女儿已大学毕业。”温庆红瞬间湿了眼眶,“错过了女儿成长的一些片段,我很遗憾,也很愧疚,但女儿却很少埋怨我。”
工作之外,温庆红是一个很活泼的人。一头齐耳短发的她穿上喜欢的长裙,画上精致的妆容,散发出优雅气质。若有闲暇,她就和家人踏上旅途,享受难得的彼此陪伴……
谈及未来,她更加坚定自己的梦想——加强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技术,以满足新一代关键材料、进口替代和自主创新材料的急需,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我们一定能实现更大跨越。”(新重庆-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张亦筑)
初见黄桃翠,给人的印象是随和爱笑。45岁的她是两个男孩的妈妈,也是重庆市油菜产业体系首席专家、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油菜团队负责人。10多年来,她带领科研团队突破了传统油菜“三斤菜籽榨一斤油”的瓶颈,实现了“两斤菜籽榨一斤油”的提升。其团队研发的庆油11号是目前我国冬油菜区含油量最高的油菜品种。
“从来没想过我会成为一名科学家。”黄桃翠说,2006年,她还是湖北省一所中学的生物老师。一天,她看到一篇名为《一颗种子要改写世界油菜历史》的报道,讲述了油菜育种专家、西南农业大学(今西南大学)李加纳教授创立黄籽油菜育种技术体系的故事。
“黑乎乎的油菜籽通过育种变成了黄色,太神奇了!”这篇报道让从小在农村长大的黄桃翠十分震撼。于是,黄桃翠白天上班、晚上自学,报考到李加纳门下。2009年,黄桃翠从西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毕业,跨入重庆市农科院大门,从事油菜育种研究。
农民想要的是产量高、产油多的种子,但是行业内不少专家认为产量高和产油多两者很难兼得。“要敢于突破固有思维,育出高产、高油的油菜。”黄桃翠骨子里有股倔劲儿,给自己定下了苛刻的目标。
“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科研周期往往在8—10年,太长太难熬了。”黄桃翠说,她最难忘的是育出瑕疵品种庆油5号的那段经历。
2013年,庆油5号在重庆、四川等地试验种植,当时亩产量能高出一般油菜品种20%以上。然而,这个新品种在高原云南罗平县试种时,一场大风几乎将试验田里所有的庆油5号吹倒。
“当时庆油5号正在审定流程中,有人认为这个新品种虽然不抗风,但‘瑕不掩瑜’,可以继续推进。但我还是毫不犹豫地撤回了申报资料。”黄桃翠说,育种来不得半点虚,决不能把性状不稳定的品种推向市场。
之后,黄桃翠以庆油5号为基础,通过基因测定寻找抗倒伏品种,搞品种改良。后来,晶油1号上市,以高产量、高含油量、抗倒伏成为油菜“新星”。
“我的儿子们常说,妈妈一点都不像个科学家。”黄桃翠说,儿子认为科学家应该穿着白大褂在无尘实验室里操作精密仪器。然而,每次儿子来“探班”,她几乎都在田坎上忙碌。
“有些女性在科研路上因家务、育儿等琐事缠身而半路退出。我是女科学家,也是一位母亲。我努力让两个角色相互融合。”黄桃翠回忆,小儿子出生刚满40天时,她抱着儿子住进了田埂边简陋的临时科研住所。
“如今两个娃儿都长大了,尽管工作很忙,但我会用自己的方式陪伴他们成长。”黄桃翠说,孩子学习遭遇挫败时,她就带着他们去试验田,讲从一颗种子到开花结果的过程;孩子感到迷茫时,她会给他们分享在育种过程中忍着孤独、不停试错、坚定目标的日日夜夜……
黄桃翠还有一个特别的爱好——去长江冬泳,在寒冷的江水中磨炼自己的毅力和定力。“女科学家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当我一头‘扎’进长江里,冰冷刺骨的江水会让我本能地去挣扎,用尽全身力气游上岸,挑战自我的感觉会让我无比放松。”黄桃翠说。(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云钰)
参加工作10多年,重庆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周小元体重总在100斤左右徘徊。爱游戏官方网“我这个人,整天风风火火的,忙不完的事情,怎么胖得起来?”她一边打趣,一边在电脑前忙碌着。
今年,周小元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镁金属二次电池关键材料与技术,本就忙碌的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先在湖北大学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再到香港理工大学攻读应用物理专业博士学位,最后加入美国华盛顿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及密歇根大学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周小元的求学生涯,是一段汗水和收获并存的征程。
求学的时候,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为周小元的人生信条之一。在读本科时,除了星期六下午给自己放假看场电影外,她其余时间都在学习。研一时,她便下定决心到美国读博。那段时间,她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复习,12天就背完了GRE“红宝书”。去北京补习GRE的时候,她一天除了早晚两顿饭,其余时间都在上课和自习。
在美国完成了博士后研究工作后,周小元于2013年3月起任职于重庆大学物理学院,致力于热电材料的设计与性能优化。2015年1月,她被任命为刚刚建成的重庆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
这个中心是面向学校和社会开放的大型仪器设备公共测试平台。中心建立之初,只有9台设备、3名专职技术人员,硬件条件十分有限,管理体制、发展规划都是空白。
为了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周小元和她的团队奔赴国内高校测试中心考察和调研,参加省内外分析测试领域的会议和培训。
通过两年时间的充分调研论证,团队最终从30多个规划中确定了符合自己的发展规划。与此同时,周小元坚持高端仪器设备与高水平技术队伍并重的发展理念,让硬件和软件“两条腿走路”。
2018年1月,该中心顺利通过国家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成为了具备为社会提供权威、公正、科学数据能力的重要检测基地,由此走上发展“快车道”,目前也是高校分析测试分会副理事长单位和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在周小元的办公室,一直有两张简易桌子。“这是以前给我们家两个小孩临时用的。”原来,在分析测试中心发展起步期,周小元忙得根本停不下来,有时需要在办公室加班到10点。这时,她的儿子和女儿放学后就被接到办公室,陪着妈妈一起工作。
职业女性的工作与生活如何权衡?周小元表示,虽然自己花了很多时间在工作上,但家庭中的角色她也非常投入。之所以能兼顾事业与家庭,她归功于自己旺盛的精力。
“我就是喜欢工作,因为工作让我快乐,踏实。”周小元说,自己并不介意成为别人眼中的“工作狂”,认准的事情就扎扎实实往前推进,解决一个个问题,做好眼下每一件事情,这样的生活更愉悦。(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李志峰)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106号10栋移动新媒体产业大厦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 传真